看到孩子的语文成绩开始下滑,就已经掉队了网上配资公司,再想补就难了!
你好,我是蓁蓁,一个80后宝妈~家有12岁儿子,在科学养娃的路上,邀你一路前行……
小学时,总以为孩子的语文还不错,这不刚进入初中就看出差距来了。
第一单元的作文,老师在课上突击让孩子们写完上交,能完整写出一篇合格作文的孩子很少。
一单元的单元测,大量小学90多分的孩子,拿到了60-70分,家长群里都炸锅了!
孩子的语文是啥时候开始掉队的?
为啥一经发现,差距就已经那么大了呢?
一、什么时候开始掉队?
孩子语文成绩的下滑,是从没有作文模板可以背时开始呈现出来的,基本上在初一会被家长发现。
小学阶段,很多作文题目是有套路可循的。
《我最熟悉的人》、《记一件有意义的事》不少孩子靠着背诵范文、模仿结构,也能拿到不错的分数。
像我家Coco小学时哪怕是期末考,老师都是告诉作文题目的,自己的稿子老师也批改过了,考试之前给背下来就行,考场上比的就是记忆力。
但到了初中,作文都是现场文,要求也截然不同:需要真感受、真思考、真表达。
这时候,那些缺乏阅读积累、缺乏生活体验、缺乏独立思考的孩子,立马就露馅了!
但差距可不是初一才形成的,而是小学六年欠下的阅读账。
因为语文是需要积累的,小学六年多读喜欢的书,读教育部推荐的,读文言文,总之有空就多读。
这些东西不会马上让孩子提分,却会融入孩子的思维中,让他的语文底子厚实起来。
如今的考试,数学题看着像语文题一样;英语也在考阅读理解;语文更是卷面阅读量极大,文言文变难,作文对知识储备要求很高。
如果孩子小学的语文底子打不牢固,不知不觉就掉队了!
二、小学做好四件事,初中根本不用怕
其实基础这个事情靠的是细水长流,只要抓住四个小细节,不用家长操多少心,就能培养出来。
1、大量阅读
小学六年,你别把阅读当成作业,而是要把阅读变成生活。
12岁前大量阅读能促进孩子左右脑的信息交换,提升他的理解力和表达力。
所以不必强求孩子只能读名著,什么漫画、历史故事、科普百科、甚至菜谱都可以读。
重要的是保持阅读时的乐趣和每天习惯。
每天睡前阅读15分钟,周末去图书馆、书店,让孩子自己选择读什么书。
阅读越无压力越能将读到的东西真正内化成孩子自己的能力。
2、体验生活
语文离不开生活,没有体验的孩子,就没有表达。
周末别光盯着学习,带孩子去菜市场看看忙碌的摊位老板;去大山里听听自然的声音;一起生火做饭,来一场亲子露营……这些都是孩子的创作养料。
每天睡前跟孩子聊聊:“今天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?哪个瞬间让你印象深刻?”
口头表达是写作的前奏。
能把事情说清楚,才能写明白。
多鼓励孩子开口,不批评不打击,多让孩子说,他就能慢慢理清思路,积累素材。
3、坚持晨读
晨读不是让孩子背诵,科学的晨读,不但能培养语文语感,提升语言节奏感,而且还能实现只读不背,无痛记忆的效果。
这一点,我家Coco深有体会,我是在他四年级时开始鼓励他晨读的。
每天5-10分钟,很容易坚持,一个学期之后,他的变化就很明显了。
语文考试中关于成语、日积月累的内容几乎没错过,写作文时也能很自然地引用成语了,写句子更流畅,很少出现病句了。
每天不但要读课内必背内容,也要读课外的唐诗宋词、文言文、现代散文、现代诗、好词好句、日积月累、好开头好结尾,能大大拓展孩子的大语文知识面。
利用了艾宾浩斯记忆曲线,能实现无痛高效记忆。
对了,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大声朗读出来,千万别默读,因为声音能激活大脑的语言区,让文字活起来,记忆更深刻。
4、我的第一本手账
写作不是从400字作文开始的,而是从写下一句话开始的。
给孩子准备个漂亮本子,鼓励他随手记录美好的事情。
比如:今天吃到了好吃的甜品、路上看见了彩虹、和朋友吵架后心情糟透了……写什么都行。
不要求字数,保留写作的本质:记录与表达。
Coco的班主任说过:“最好的作家,最初都是生活的记录者”。
所以我们要保护好孩子最原生的表达欲望,这比任何写作技巧都重要。
写在最后
你家孩子考试时会背作文稿吗?
你是啥时候发现他的语文成绩开始大幅下滑的呢?
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帮孩子学习语文的小秘诀!
欢迎关注+点赞+分享,让更多家长看到噢!
辉煌优配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